10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一个关于蚂蚁集团和自媒体之间名誉权纠纷的案件。案情大致是,自媒体在2021年5月发文称蚂蚁将知名的“蚂蚁森林”当作碳汇卖给重污染企业,以帮助这些企业污染环境。审理法院认定这种行为侵犯了蚂蚁集团和“蚂蚁森林”公益项目的名誉权。最高法宣传这个案例的目的是为了打击自媒体编造虚假信息、侵害民营企业声誉的现象。 然而,这个案例也引发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蚂蚁是否将蚂蚁森林卖掉了?在现行的制度上,将森林碳汇卖给高排放企业是天经地义的,但蚂蚁森林的树为什么“不容出卖”?蚂蚁森林的负责人在微博上做出的两点回应是:蚂蚁森林是纯公益项目,集团不从中谋求任何资金收益;蚂蚁森林种的树不属于蚂蚁,属于国家和社会。 虽然蚂蚁森林主要种植在西北沙漠和大河上游,每年产生的碳汇价值大概在数百万元,但蚂蚁森林在2020年的投入却是7.6亿元。如果蚂蚁为了碳汇的蝇头微利而把森林卖作碳汇,将至少让蚂蚁陷入三个难以自辩的困境中。首先,这会导致“卖碳”的舆论风险,因为林业碳汇也受到国际和国内官方认可,但这也未能完全洗脱林业碳汇的争议。其次,蚂蚁森林主要在于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方面,如果仅仅把碳的价值兑现,这将自降身价。梭梭树虽然固碳量较少,但相比蚂蚁森林,治沙的价值更大。
蚂蚁集团创办于2004年,是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的母公司,也是领先的金融科技开放平台,致力于携手合作伙伴,为消费者和小微经营者提供普惠、绿色、可持续的服务,为世界带来微小而美好的改变。 旗下产品包括支付宝、蚂蚁森林、余额宝、蚂蚁链、OceanBase等。 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蚂蚁消金”)是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金融机构。 蚂蚁消金于2021年6月4日成立并开业,注册资本185亿元,股东包括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金投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国泰世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博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农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杭州、上海、成都,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3-5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中标3次,最近项目为:792项行业标准拟立项 涉及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领、2022年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拟授奖名单公示、天津市金融工作局机关 天津市金融工作局非法集资监测报告服务项目 (项目编号:TJYY-ZC-2018-010)成交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