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王健,中车智能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春桃,中车规划设计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立,时代新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治国及四家单位相关领导共同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现场,时代新材系统技术开发中心相关负责人详细汇报了研发中心筹建情况,介绍了双方共建轨道系统技术研发中心的合作基础,宣读了研发中心的设立方案和工作规划,提出了研究中心的战略目标、发展定位、研究方向、业务类型和业务模式,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该研发中心是双方积极践行中车集团“十四五”规划,实现战略目标强强联合,共同开展能力建设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适应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新突破。现场,双方代表共同签署了《轨道系统技术研发中心共建协议》,出席签约仪式的四家单位共同为研发中心揭牌。
公司概况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中车旗下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控股的A股上市企业,是中国中车的新材料产业平台。始建于1984年,其前身为原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橡胶试验室,2002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4年9月,成功并购德国ZF集团旗下橡胶与塑料业务(博戈公司)。根据美国《橡胶和塑料新闻》周刊披露,时代新材已成为全国第一、全球第15名的非轮胎橡胶制品生产商。 公司主要从事减振降噪、轻量化等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及工程化应用,产品延伸到橡胶、塑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多个领域,主要用于轨道交通、汽车、新能源和特种装备等领域。公司生产基地遍布全球,在五大洲、十个国家建有海外研发和制造基地。成为销售规模过百亿的创新型、全球化、信息化的高科技制造企业。未来,公司将以“顺势而为,与时俱进”为使命,致力成为高分子材料研究及工程化应用的领先者。 科研开发能力 公司拥有一流的高分子复合改性研发平台,建立了集材料技术基础性研究、材料检测分析技术和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新项目孵化器于一体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湖南省大型交电装备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拥有新材料研究及其应用领域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国内惟一的弹性元件国家认可实验室。 公司在高分子复合改性材料领域系统融合关键橡胶材料制备、橡胶材料配方及加工技术、绝缘结构及材料合成改性技术、工程塑料合成改性及应用技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合成改性技术、新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复合应用技术,掌握了多种高分子复合改性原创技术。 公司建立了集仿真分析专业前处理、非线性结构仿真、疲劳寿命预测仿真分、空气弹簧仿真及动力学仿真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仿真分析平台,通过虚拟产品开发指导实物产品的研发,具有各种弹性元件和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品的原创设计能力。公司系统融合了声学技术、机械振动技术、高分子材料减振技术和系统结构技术,能为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汽车、风电等多个领域提供的高分子材料减振降噪解决方案。 生产制造能力 公司现已建成高分子减振降噪弹性元件生产基地,桥梁产品生产基地,工程塑料改性成型基地,绝缘产品、涂料生产基地,风电叶片专业化生产基地和特种密封件产品生产基地。 高分子减振降噪弹性元件生产基地,可年产各类复合弹性元件600万套。专业化桥梁产品生产基地可年生产桥梁支座60000颗。绝缘产品、涂料生产基地可年产风力发电机用特种材料15000吨,绝缘漆3000吨,特种涂料3000吨。工程塑料改性成型基地可年产改性材料15000吨,注塑产品3000吨。风电叶片专业化生产基地,具备年产1000套兆瓦级以上风电叶片的能力。 检验测试能力 公司检测中心是国家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铁道部第一家铁路产品认证中心的签约实验室,专业从事轨道交通高分子减振降噪弹性元件、吸声隔声材料、塑料制品、高分子复合改性材料及制品、防水材料、建筑材料、特种涂料及新型绝缘材料、金属材料的检测分析机构;通过了ISO 导则、ISO/IEC 17025:2005实验室能力评审。 检测中心拥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检测仪器和设备200余台套,其中从意大利引进的大吨位(5200吨)二维试验机填补了国内2000吨以上桥梁支座产品的试验空白;从美国引进的弹性体动态性能试验机填补了国内高精度(0.5级)、大载荷(最大载荷7.5吨)、高频率(100Hz)专用动态性能测试的空白;是国内首家采用多路组合电液伺服协调加载试验系统配置高低温环境实验箱进行铁路弹性元件检测的实验室。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株洲、安康,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1-3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招标282次,招标金额为15082.22(万元),公司参与中标589次,中标金额为745784.19(万元),最近项目为:时代新材栗雨45区厂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中标结果公告、58区创新中心弱电管网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一代电子信息关键新材料中试线自动化制浆系统采购项目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