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视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也使得职业教育看到了希望。然而,在现实中,职业院校与产业公司的对接存在错配,表面上,产业公司存在“用工荒”,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实际上是因为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人才方面,没有找准方向。因此,中公教育开展产教融合业务,助力人才培训。 校企合作是实现学校与产业公司之间的互利共赢和双元协同的重要途径。然而,企业和学校之间直接对接也存在一些痛点。首先,企业端介入度远远不够,一些企业只是去学校挂个产教融合基地的牌子,没有实质性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或者以批量使用低端劳动力的方式进行招聘,这使得学生缺乏培养过程,离产教融合多元主体育人治理格局的高度还相差甚远。其次,在学校端,教育教学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不够及时、不灵活,这涉及到教材、人事架构、专业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和流程,想要真正执行起来哪有那么容易?最后,就很容易导致重大事件决策艰难,效率不高。 为了解决这些痛点,需要更加完善的设施。职业院校和产业公司之间需要引入专业的职业教育平台,构筑校企教三方合作模式。这个职业教育平台需要拥有集群式专业研发体系、垂直一体化管理和快速响应体系、多品类就业培训服务体系、数字化经营理念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投入等。 此外,人才培训也需要更加多样化。中公教育在2021年成立职教事业部,今年2月成立子公司,独立运营职业教育相关业务,今年5月,上线泛职业提升平台中公优职。6月,上线企易学堂APP。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公教育对标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用工实际需求,同时继续增进资源共享,加快形成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格局。在校企合作方面,中公教育在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山西等地与多所本科、大专、中专学校开展了合作。合作模式包括共建数字经济、融媒体、智能制造、数字文创、人工智能和智能航空等六个方向的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民办教育知名品牌“中公教育”的主要实体,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在中国职业教育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先后被搜狐、新浪等权威媒体评为 “最具社会影响力教育企业” 、“最具综合实力教育企业”。中公教育总部位于北京,直营分部覆盖国内众多城市,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近350个地市,拥有470家直营分部和旗舰学习中心,全国专用教学场地超过30万平米。中公教育业务类型主要包括面授培训,网络远程教学,各类教育辅导图书、音像、教材等产品编辑及出版发行。成立至今,中公教育始终注重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先后成立了公职考试、事业单位、教师、金融银行、政法干警、考研、医疗、外语等十余个考试项目研究院,拥有6000余名专业专职授课教师,为面授和网校学员提供4500余种培训课程。2012年,中公教育与人民日报出版社合作建立“公职考试编辑中心”,并同人民日报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立信会计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等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每年出版57大系列、3000余种教辅类图书产品。作为一家由北京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自创建以来,中公教育的业务领域逐步覆盖国家及地方公务员考试,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三支一扶、党政领导干部、教师、招警、军转干、政法干警、医疗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等各类公职人员录用考试,以及金融银行、国企招聘、财会类考试、考研、MBA/MPA考前辅导、就业指导、IT培训、职业培训等多个培训领域。经过多年潜心发展,中公教育企业发展人员规模近万人,每年培训学员超过100万,图书用户超过1000万,成为国内研发实力雄厚、拥有独立知识产权教育服务产业实体。同时,中公教育每年为社会提供超过1000个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历年来累计为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提供超过上千万元的慈善捐助。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北京、西安、太原,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1-3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招标8次,公司参与中标1次,中标金额为2680.00(万元),最近项目为:关于2018年汽车用品装潢件招标公告、关于2017年汽车用品装潢件招标公告、关于020连锁店VI形象设计单位的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