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神行超充电池,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宁德时代成为国内新能源超充阵营的一员龙头企业,国内超充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各大电池厂商在超充技术上的攻坚克难与逐步量产,新能源汽车的“超充时代”有望提速到来。 近年来,电动汽车普及率提高,充电效率作为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核心痛点仍未被解决。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2022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显示,网约车、商用车用户对于充电时间高度敏感,快充已成为96%的用户首选。各大电池厂商积极布局探索超快充赛道,以满足用户快速补能的需求。 超充技术作为动力电池厂商新一轮的竞争焦点,将带来千亿级别的市场增量,超充阵营的不断丰富也会进一步激发产业链相关的利好连锁效应。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孚能科技、巨湾技研等一众的主力加入超充阵营,将超充引领至下半场,实现行业整体可持续的良性向上。 车企方面,保时捷、奔驰、宝马等国际车企以及广汽、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小鹏、蔚来、理想、岚图、合创等造车新势力都在快速布局,超充车型渗透速度进一步加快。本次宁德时代发布CTP3.0麒麟电池
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由广汽集团牵头,广汽资本、广汽研究院石墨烯技术团队与第三方战略伙伴持股平台共同出资成立。广汽集团原副总经理、广汽研究院首任院长黄向东任职新公司董事长,着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变革。2014,广汽研究院开始研究新能源动力电池,2018年广汽入选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名单后,开始开展高新技术公司孵化工作。经过可行性研究,广汽决定将先进储能材料团队作为孵化对象,并于2020年成立巨湾技研。公司将基于其在新型物理/化学储能器件、系统与材料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在广州黄埔开发区建设研发与生产基地,从事超级快充电芯、下一代新型储能器件及PACK集成系统的研发和生产。项目预计总投资30亿元、产能8Gwh、年产值72亿元、税收4亿元,于2023年全面建成投产。巨湾的超级快充电池在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上发力,在综合的电池开发技术之下,加快锂离子穿梭速度,且控制充电过程中的发热问题。2019年,巨湾成功做出第一辆样车,其电池产品完成从材料配方、电芯设计和生产、模组、PACK、整车的设计、验证。截至目前,超级快充三元软包锂电池的电芯开发已完成3次迭代,将于2021年9月在广汽AION V车型上搭载量产,届时,AION V超级快充将会有两种电池包配置,总能量为73.3kWh,充电速率分别为3C和6C。巨湾超级快充电池的充电接口是兼容目前国家先进充电桩接口的,满足5~8分钟充电80%的目标,需要480KW高功率的充电设施。对于市面上已有的普通功率充电设备,加载巨湾电池后的广汽AION V也可以使用,且能最大化的利用充电桩的功率。巨湾计划于2021年内在广东省建设100+座超级快充站,打造超级快充先行示范区。此外,巨湾技研还发明了一种新的固态电解质/巨介电质材料,这种材料离子导电率高,介电常数大。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这种材料的介电常数达到了10的9次方即十亿级,而目前国际先进的介电材料只做到了10的4次方即万级左右,相比提高了十万倍。新能源材料方面的突破,将催生比当今的电池强太多了的下一代革命性电能存储器件。目前,这种材料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新型储电器件的原理样品层面也实现了突破。在公司领导层面上,董事长黄向东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和博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广汽研究院首任院长;CEO裴锋博士曾任广汽研究院先导技术部、新能源部原部长,主持新能源整车及三电零部件研发、曾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在公司产能上,巨湾正在建设8Gwh电芯器件产能,能满足8-12万辆电动汽车的需求。公司预计到2025年产能达120Gwh,在产能布局上,未来会在多个地区布局。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广州、佛山、上海,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5-10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招标9次,招标金额为2016.00(万元),公司参与中标3次,中标金额为58312.00(万元),最近项目为: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混料及成膜设备中标公告、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加压化成和分容设备及安装项目中标公告、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混料及成膜设备评审结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