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国药集团旗下的新能源科技公司——国曜(广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引人关注。据天眼查截图显示,该公司由国药控股(HK.01099)旗下国药控股(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法定代表人为刘芳,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管理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等。该公司由医药企业跨界到新能源领域,似乎有些出人意料,但事实上,早在2020年6月,国家电投董事长钱智民与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就已经在综合智慧能源、防疫及医疗健康领域进行了交流。随后,在2021年8月,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深化扩展在医药健康保障、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购售电与电能服务、国际市场合作、产业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合作。 不仅是医药企业,在全球能源加速转型及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紧盯新能源这块“蛋糕”。2023年以来,上市公司跨界布局新能源产业,尤其是对光伏和储能产业的热情不减,这些公司主业分布在珠宝、养殖、医药、玩具、陶瓷、服装等多个领域。 然而,新能源产业并非易事。对于大多数跨界企业来说,进入新能源产业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技术团队和生产设备,以及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渠道。实际上,在刚刚过去的短短数月内,已有10余家上市企业的跨界储能之路频频受挫。例如,昆仑万维在2022
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418.SZ),是一家全球领先、业内前沿的综合性互联网集团。昆仑万维围绕“打造海外领先的社交媒体和内容平台”的发展战略,依托研发及运营核心优势,下设移动游戏平台(GameArk)、休闲娱乐平台(闲徕互娱)、内容分发平台(Opera)、音频社交平台(Star Group)以及投资五大业务板块。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武汉,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3-5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